相信大家对CBB电容和CL电容的区别非常的熟悉了,特别是电源高手来说已经是倒背如流了,对新手来说就容易混淆。那么小编为大家总结了一个这两者的区别,特别是损耗和温度系数上的区别,以便大家更清楚的选择。
塑料薄膜电容器是近一、二十年发展起来的电容器,现已成为主流产品(淘汰了以往的纸介电容器).薄膜电容器的容量上限可以很大,如电动机启动用CBB60、CBB61型电容器,容量可达几十微法.薄膜电容器主要有两种材料,聚酯(涤纶)CL型和聚丙烯CBB型.每种材料主要有两种结构;箔式CL11、CBB11和金属化CL21、CBB21、CBB22等.这样我们就能很容易从型号上看出它们的材料和结构.
CL是涤纶电容器,又称聚酯薄膜电容器。tanδ(3~7)×10^(-3)。电容量可从100pf到几百μf;工作电压从几十伏到上万伏。绝缘电阻高,耐热性好。具有自愈性和无感特性。缺点是损耗tanδ大,电参数稳定性差。
CCB是聚丙烯电容器。tanδ(1~10)×10^(-4)(比CL低一个数量级)。具有优良的高频绝缘性能,电容量与损耗tanδ在很大频率范围内与频率无关,随温度变化很小,而介电强度随温度升高而有所增加,这是其他介质材料难以具备的。耐温高,吸收系数小。
例如:CL21则表示这个电容器的材料是涤纶,结构是金属化。CL11型是数量大的一种低价产品.箔式结构是指电容器用塑料薄膜和铝箔叠在一起卷绕而成,导电电极为铝箔。金属化结构是预先用真空蒸发的方法在薄膜上蒸发了一层极薄的金属膜,然后用这个薄膜卷绕成的电容器,导电电极为蒸发的金属膜(大多仍为铝膜)。在同样规格情况下,金属化电容器的体积要比箔式的小。金属化薄膜电容器有自愈特性,即电容器中塑料薄膜某一点若存在缺陷,加电压时会击穿,则此处的金属膜会蒸发掉,而不会产生短路现象,从而使电容器仍能正常工作。金属化电容器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引出线是从喷了金属的端面引出,从而使电流通路很短,所以也称为无感电容器。